阅读新闻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级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

[日期:2016-08-27]    

各学院:

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我校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为做好2016级本科生迎新工作和入学教育,引导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爱国荣校,奋发成才,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氛围,学校将新生入学后九月、十月、十一月定为入学教育季,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梦”为主题,增强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构建健康文明、安全有序、内容丰富、实效突出的入学教育体系。各学院要根据新生的特点和需要,创新教育载体,丰富教育内容,围绕环境适应教育、行为规范教育、三涯规划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帮助新生积极融入新集体,快速适应新环境,为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迈好第一步。

二、教育内容

(一)环境适应教育

各学院要从环境适应、生活适应、心理适应、学习适应、社交适应等方面着手,开展全面的适应性教育,让新生在互助互爱的过程中完成角色转变,促进新生健康成长。

1.校史校情教育

引导新生了解校史校情。通过佩戴校徽、学习校史、学唱校歌、校友对话、学长交流、主题讲座、参与校园服务等方式,让新生了解学校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共同感悟学校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校训精神,激发新生的荣誉感、自豪感和主人翁精神。

2.校园生活指导

新生报到后,应对其进行全面的生活指导,帮助新生了解校园生活常识,熟悉校园周边环境,指导新生正确使用银行卡、校园一卡通,学会图书借阅、文献检索,使新生尽快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

3.心理健康指导

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引导学生自强不息,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身处逆境敢于开拓进取,面对困难勇于战胜自我,自觉提高心理素质,努力成为积极乐观、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4.勤工助学指导

各学院要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尽快了解新生中家庭贫困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开展资助政策宣讲、网络宣传、微信平台等形式,帮助家庭贫困的新生熟悉国家、自治区、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多渠道、全方位帮助新生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助学贷款政策宣传,使学生了解助学贷款办理程序及还款流程,毕业后自觉履行还款义务。

5.安全教育

各学院结合 “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月”,组织新生开展防火、防盗、防诈骗、防传销教育和各类安全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增强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行为规范教育

1.高尚道德和校园文明礼仪教育

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基础,开展优秀公民素养教育系列活动,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新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传播正能量;通过举办礼仪知识讲座和培训、文明礼仪行为宣传,开展包括宿舍礼仪、食堂礼仪、乘车礼仪等在内的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积极提升文明素养。

2.优良学风和校规校纪教育

各学院以加强学风建设为重点,推动班风、校风建设,引导学生注重专业学习,提升专业素养,形成各具特色的优良学风和班风,在全校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各学院要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手册》中的有关内容,重点讲解《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籍管理规定》、《学分制试行条例》、《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学生教育管理预警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教育学生自觉遵纪守法,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为创建优良学风、校风奠定基础。

3.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教育

教育学生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观念,节约水、电、粮食,合理安排零用钱,不攀比不铺张浪费,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履行学生应尽的义务,按时交纳学费,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诚实守信的新时代大学生。

(三)三涯规划教育

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目标,将学生发展与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确定个人发展目标,科学规划大学生活。

1.学涯规划教育

以学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向新生介绍我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模式、特色和优势,结合学科特点,通过专家、名师、校友讲座和报告等形式开展专业教育,重点向新生介绍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研究方向及发展前景;通过新老生座谈会、新生专业兴趣调查等,建立“学业意向同伴组”、 “学业一帮一”等多种形式的学习小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觉性,加深新生对学科的热爱和人才培养理念的理解。

带领新生学习《内蒙古师范大学学生素质评价办法》、《内蒙古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办法》等评奖评优条例,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计划,勤奋学习、奋发向上。

2.职涯规划教育

通过专场报告、讲座等形式,帮助新生了解“市场”和“职场”对大学生的要求,提高他们对知识学习、综合素质训练、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尽早树立职业观和就业观。

3.生涯规划教育

通过举办学生成才大讲堂、优秀学子事迹报告会、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方式,教育新生正确处理专业学习、人际关系、情感交流、社会工作等方面的关系,树立远大理想,制定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以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度过大学生活。

三、教育形式

新生入学教育以集中教育和专项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集中教育时间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学校统一组织新生接站、开学典礼、新生入学教育系列主题报告、参观校史馆和少数民族文学馆、辅导员培训、新生军训等活动,请各单位积极配合、协助组织学生参加。

2.专项教育由学院自主安排。各学院可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学校工作安排、学生需求和学科特点,组织开展“院史院情教育”、主题班会、新老生见面会、迎新晚会、团体辅导工作坊、素质拓展、实验室参观等丰富多彩的入学教育和文体活动,使新生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主 题

教育内容

环境适应教育

1.校史校情教育

2.校园生活指导

(校园网络、一卡通、银行卡使用知识宣讲)

3.心理健康教育

4.勤工助学指导

5.安全教育

6.社交教育(指导学生加入各级学生会、学管会、生管会、学生社团等组织和团体)

行为规范教育

1.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2. 校园文明礼仪教育

3. 校规校纪教育

4. 感恩自强教育

5.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教育

三涯规划教育

1.学涯规划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专业情况介绍、学生素质评价办法和各类奖学金评定条例)

2.职涯规划教育

3.生涯规划教育

四、工作要求

1.领导高度重视,提前制定方案

各单位要广泛邀请本单位党政领导、专业教师、优秀校友、班主任辅导员和学生骨干参与,周密安排好新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各方面工作。要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具体的入学教育计划和详细实施方案

2.学工队伍深入一线,注重工作细节

各学院班主任、辅导员要通过主题班会、学生座谈会、宿舍走访、深度辅导、查看学籍档案等形式对新生基本状况进行摸底调查,高度重视个体差异,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障碍学生、学生党员、师范生、少数民族学生和家庭情况异常学生等,积极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深度辅导。

3.倡导实践体验,抢占网络高地

入学教育内容广泛,要求各单位在设计中突出重点,兼顾教育与自我教育、知识传授与实地感受、专业认知与动手参与等。新生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学习运用多媒体社交化网络手段,充分利用微信、微博、QQ、学院网站等网络平台开展入学教育,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高地。

4.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建立长效机制

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鼓励新生积极主动地开展相关活动,真正实现自我教育与朋辈互助有机结合。要着眼长远,将新生入学教育和大学四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筹规划,注重建立长效机制。

5.巩固教育成果,做好总结宣传

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各单位要认真总结与宣传迎新和入学教育的好经验、好做法,作为新生个人和集体的成长档案,巩固教育成效,形成良性循环,及时向学生工作处上报新生入学教育活动的新闻和动态,我处将择优推送到各宣传平台。

6.材料报送方式

各学院在新生报到前一周将本学院新生入学教育实施方案报送学生工作处,九月、十月、十一月每月30日前将本月学院开展的新生入学教育成果和特色做法汇总,加盖公章后报送学生工作处。

报送地点:赛罕校区行政楼208 盛乐校区创业楼219

电子邮箱:wanghuichun@imnu.edu.cn

学生工作处

二〇一六年八月二十七日

  • 阅读次数
相关新闻      
热门评论